查看原文
其他

九十归来做少年!谁说出名要趁早?

2017-05-04 慧远 大般若宗书院

五四青年节这天,教书先生慈爱地看着两个门生,亲切地问:

“告诉我,你们的梦想是什么?”

“我要当大官!”那个叫唐伯虎的少年抢着说

“我,内个,我……”

“行了。玩去吧!”先生着急地看看表,已经11点60了,下午还有半天假。

说不出话的少年,叫文征明。


那一年,文征明11岁,刚刚学会说话。

和同岁但更活泼的唐伯虎站在一起,存在感几乎为零。

长大,对文征明而言似乎是一件极其漫长的差事。七岁那年,他在地上摸爬滚打着突然站了起来,负责看护他的保姆差点没哭出声来。

“老爷,老爷!少爷会走了!”


文征明笨,是远近出了名的。

学会走路几乎耗尽了他前半生所有的力气。当他看见爹妈殷切的眼神时,幼小的他在心里叹了一口气,“哎,这下轮到学说话了。”

终于,在八岁那年,文征明学会了叫爸爸,九岁学会了叫妈。到了十一岁,他也没法像好哥们唐伯虎那样舌灿莲花。

当别人都指指点点怀疑文征明是不是智障时,文爸爸骄傲地站出来说,这就是我儿喳,他一定会大器晚成,做个善良的好人!(“儿幸晚成,无害也”)


16岁那年,好哥们唐伯虎走了,他考上了秀才,成了乡里乡亲口口相传的神童。而文征明的漫漫高考路,才刚刚开始。

“着什么急呢?考不上还有下次。”文爸爸摸摸文征明的小脑袋瓜说。

一语成谶。


文征明小楷《草堂十志》


文征明从青丝考到了白发,考到乡里的主考官都退休了好几拨,考到有一年考场看门的大爷,颤巍巍拄着拐,深情地跟文征明说:“老文,明年再来啊!”

那一年,文征明53岁,高考第九次,失败。


俗话说考场失意,情场也好不到哪去。

那几年,京城文坛盛行“海天盛筵”,青楼里没个相好的意中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文人。文征明在老家,总能听到老伙计唐伯虎的传闻。

“听说唐伯虎考中状元了!”

“听说唐伯虎考场舞弊被关进大牢了!”

“听说唐伯虎又平反了!”

“听说唐伯虎结婚、离婚、又结婚、又离婚,找了一个貌美的红颜知己叫秋香,啊不,叫沈九娘。”

“听说沈九娘死了,唐伯虎重度抑郁了。”


54岁那年,文征明听到的关于唐伯虎的最后一条消息是一首词:

人生七十古稀,我年七十为奇,前十年幼小,后十年衰老;

中间只有五十年,一半又在夜里过了。

算来只有二十五年在世,受尽多少奔波烦恼。


然而唐伯虎并没有活到七十岁,在写完这首词不久,他就含恨去世了。


54岁的唐伯虎匆忙过完了自己的一生;

54岁的文征明,刚刚做好准备,他要进京!


文征明手书《心经》


文征明不知道自己已经用了三分之一的生命复读备考。他只是觉得,有些事,急也急不来。

这几十年来,文征明一直保持了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,每天都处在十年高考五年模拟的紧张状态,一刻不肯放松。

这让儒家的教化深深地融入到了血液当中。


有一年,有朋友说要带他去郊游,“放松放松”。

上了“贼船”后,文征明却发现,船上除了一个目露春光的妇人外别无他人,妇人步步逼近,眼神缱绻,口里说着:“欧巴,擦浪嘿。”

“非礼啊!”羞赧匆忙之间,不善水性的文征明一个猛子扎到河里。

宁可溺死,也要守节。

文征明《横塘图》

品德高尚的文征明吸引了大书画家沈周的注意,他收文征明为徒,从此绵延了吴门画派。

几十年下来,虽然科举没考上,文征明的书画却大放异彩,以至于被时人和唐伯虎、祝枝山、徐祯卿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,就是我们熟悉的“江南四大才子”。


有一年,苏州城一个富翁慕名请“才子”文征明来家做客。吃完酒席天色已晚,主人盛情难却之下,文征明决定留宿一晚。

睡前,他见到床前桌上摆满了一套银铸餐具,文征明不知道,这原本是送给自己的,他还以为是主人的陈列。

正要睡下时,他看见有个人悄悄从桌上摸去两只杯子,这个人也是当晚的宾客之一。

“要是告发他,他与主人的交情势必中断了。”文征明想来想去,决定不声张。

翌日,他早早动身还家,留一便条:杯子两只,我先借去一用。

到家后,文征明请银匠复制了两只一模一样的杯子,用时半个月,再送去偿还富翁。

银匠将此事广而告之,从此,文征明宅心仁厚,胸襟宽广,传遍江南。


文征明的为人,可以用一首诗来概括。

标题《不知好到哪儿去了》


当时,人们都这样教育小孩——做人要做文征明。


在苏州巡抚的提拔下,文征明终于以54岁高龄成了京城的一名小官。

然而一身正气清廉的他并不能很好地融入官僚系统。很快,他便萌生退意。

辞职花了三年,终于在57岁那年告老还乡,卖字画为生。


60岁以后,文征明成了吴门画派的顶梁柱。

其子文彭、文嘉、侄子文伯仁均是名载史册的大画家,弟子钱谷、陆师道、陆治、陈道复、居节、朱朗等也均成为流传至今的重量级画界人物。

吴门正风正气,不与酒徒往来,认为其俗而不雅。

晚年,文征明更以煎茶为乐,还曾写下诗篇《咏惠山泉》——“吾生不饮酒,亦自得茗醉。”

一直到九十岁,文征明都笔耕不辍,带着老花镜撰写小楷,还收取极少量的“赙布(财物)”为人撰写墓志铭。

传说,九十岁那年,文征明在写完一位朋友的墓志铭之后,“便置笔端坐而逝”—— 把笔搁在一旁,端坐着,静静地结束了他的一生。


有人说,人生路上处处都是岔路,到底应该选择何方?

文征明用一生告诉你,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,都要把它活成对的模样。

克己自律,处处利他,得失之间,方能从容不迫。




【慧远闲谈】

今天是五四青年节,周围好多90后的小伙伴都说自己老了,我很好奇,平均寿命不长的古代人怎么看待青春和衰老。

唐伯虎和文征明,是两种人生观、价值观的代表,我更欣赏后者。

不知道大家觉得,如何度过青春才算不辜负年华?


这么长时间以来,一直都在抄文征明手书的心经,没想到他竟是一位这么德高望重的人,不失为现代人的榜样。如果你也想感受一下大家风范,请扫描下方图片二维码或点击【阅读原文】。

临摹书法大家,传递传统美德,和孩子一起,像文征明一样做个好人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